库尔斯克战事已持续半年,俄军攻势受挫,未能驱逐乌军。乌军防守同样艰巨,维持现有控制区域面临巨大挑战。
库尔斯克方向,乌军月初发起进攻,战况如何?这场战斗,细节尚不明朗。
乌军在不足五百平方公里战场集结部队困难,借鉴库尔斯克突袭经验,选择苏梅州边境林带隐蔽集结。
俄军一月三日在苏梅州尤纳基夫卡村南部树林伏击了乌克兰一个营的部队,随即发射了伊斯坎德尔导弹,俄方声称超过二百名乌军士兵伤亡,并摧毁了四十二辆军车。
俄军发现并重创一支高度集结的乌军,这预示着乌克兰即将发起进攻。然而其他乌军部队分散部署,按计划准备参战。
乌军清晨发起进攻,部队很可能在夜间已从苏梅州秘密集结,迅速抵达苏贾镇,完成部署后立即展开攻击。
乌军此次进攻,行动缜密,参战车辆普遍配备了反无人机电抗设备和折叠防护网。
苏军进攻模式沿用机械化纵队,战术常规。然而,攻击路线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苏贾镇东北,沿着R-200公路,直扑贝尔丁村和新索特尼茨基村。
贝尔丁村一百多人,新索特尼茨基村也就两百多人,乌军目标远不止这两个小村庄。直接沿公路挺进库尔斯克,显然也不现实。
乌军行动,目标或为牵制俄军兵力,也可能意在消耗俄方资源。
重装部队和高机动部队沿公路迅速挺进,目标是大索尔达茨科耶镇,这座小镇战前人口约两千七百,是俄军重要前沿基地,成功突击,即使没拿下,也是个不错的宣传素材。
苏贾镇地处河谷低地,俄军主力据守镇北的小洛克尼亚,然而小洛克尼亚已被俄军攻势逼至三面受敌。
乌军在R-200公路发起进攻成功,就能与小洛克尼亚军队形成合围之势,俄军被困其中,乌军北部防线由此得到重整。
乌军行动源于现实考量,政治层面因素之前已述及。
乌军选择这条突破路线,显然经过周密侦察。
俄军第30摩托化步兵团负责当地防御,该团隶属于新组建的第44集团军第72摩托化步兵师,作战经验相对不足。
乌军此次进攻,主力来自第82空突旅,这支部队是乌克兰军队相对精锐的作战力量。
俄乌战场上,一方发起机械化进攻,另一方总能找到反制措施。 双方军事行动此消彼长,互相牵制。 战斗的复杂性体现在这种动态平衡中,任何一方的行动都会引发对方的反应,局势瞬息万变。
小型无人机装备普遍简陋,基层部队大量装备此类无人机。
俄军无人机攻击了刚刚出现的乌军机械化纵队,而这并非偶然,即使是像第30摩步团这样新组建的部队,也装备了数量可观的无人机,它们协同作战。
无人机行动范围广,周边友军纷纷加入战斗,国家近卫军无人机也参与其中。
俄空天军战机当天出击,重创乌军集群。乌军机械化部队遭遇重大损失,大量装备在初期战斗中被摧毁。
乌军三次进攻,代价是载具损失,最终士兵抵达贝尔丁村和新索特尼茨基村,两村随即爆发地面战斗。
俄军增兵,第十一空突旅和车臣特种部队加入原守军。车臣特种部队虽无重武器,但近战能力强悍,令乌军攻村受挫,不少士兵阵亡,其余被俘。
俄军公布了村庄战斗中阵亡的乌克兰士兵遗体和部分俘虏,这些俘虏大多是年轻人。
俄军当天行动未能完全将乌军驱逐,双方在村庄附近农场仍在激烈交战。
俄国防部报告,乌军主要进攻方向损失惨重:超过一百五十名士兵阵亡,四辆坦克、两辆步兵战车、十六辆装甲车和一辆工程车被摧毁。
库尔斯克战场,一天内共毙敌485人,缴获坦克10辆,步战车7辆,装甲运兵车5辆,装甲车39辆,工程车1辆,汽车11辆,火炮1门,迫击炮7门。
库尔斯克地区其他战场同样激烈,俄军公布的战果数据,尤其是消灭敌军数量与摧毁装备数量的对比,就能清晰地看出乌克兰军队在此地区的装备情况。
一月六日,乌军攻势明显减弱,俄军当天战报显示战果显著。
战斗激烈,我军击毙三百二十五名敌军,摧毁敌方十辆坦克,一辆步兵战车,一辆装甲运兵车,十一辆装甲车,八辆汽车,三门火炮和三门迫击炮。
俄军七日战报:消灭敌方人员超过二百九十名,坦克、装甲运兵车各一辆,装甲车四辆,汽车四辆,火炮三门被摧毁。
俄军战报显示,截至一月十一日,战斗成果包括消灭敌军二百八十余人,坦克两辆,步战车四辆,装甲车三辆,汽车六辆,火炮五门,迫击炮两门被摧毁。
库尔斯克战线异常激烈,俄军与乌军互有攻守,双方都在展开猛烈进攻。
俄军推进至小洛克尼亚附近,同时在苏贾镇东南郊现身。
乌军能否发起有效反击,扭转俄军步步紧逼的局势,关系到库尔斯克战区后续作战的成败。反击无力,库尔斯克战区将更加棘手。